重庆理工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开放注册)
搜索
查看: 15790|回复: 1

[求助讨论] (原创)都是电子惹的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7 23: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原子是由“电子”、“质子”、“中子”构成的,那么,根据电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同性粒子在斥力作用下将会自动分离,而异性粒子又是相吸的,这就造成同性粒子因斥力而分离,又因异性粒子的引力而聚合,其结果自然是异性粒子相互结合在一起而不再分离。
        这也意味着,理论上这样的原子是不可能稳定存在的。为了解决原子稳定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解决办法,但是,由此也引出了许多让我们感到困惑和难以理解的东西。
        如果原子是由“中子”构成的,那么,大量现代实验观测已经表明,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大小、形状的中子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中子还具有自旋运动、和南北磁极。
        由于中子同时拥有南北二磁极,因此在二个中子之间才能产生引、斥这二股力量的。而当中子一旦开始旋转运动后,那么在二个粒子之间的力就变成了,引与斥循环往复,交替变换的“循环场力”。
        二粒子在斥力作用下将会自动分离,但是还没等它们分离的太远,循环场力已转换为引力。引力把分离状态的粒子重新拉回。但是还不等它们相互碰在一起,循环场力又自发转换为斥力,斥力再次把二粒子推回平衡位置。二粒子在循环场力作用下,即不会分离的太远,也不会紧密聚合在一起,而总是自发的围绕在一平衡距离L0内做着永不停息的分合运动,通过有序变换的分合运动自动建立起一种相对稳定的动态连接。
        一定数目的中子在循环场力作用下,将会自发形成一个具有特定结构、功能的原子。随着中子数目的增加,元素的结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递变。
        实验表明原子同样拥有南北二磁极。不过,不同的原子由于所含中子数不同,内部结构不同,向外产生的循环磁场不同,这就导致不同的原子自发建立连接时,所形成的平衡距离L1、L2、L3是各不相同的。
        如果将大量的原子聚集到一起构成固体,那么显然原子会有无限多种不同的排列方式,但是,由于原子在循环场力作用下,总是自发维持在平衡距离L内的,这就决定各原子在自组织过程中不会胡乱排列,而是自发按照平衡距离L的长短不同,在空间的不同方向上有规律排列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千变万化、绚丽多彩的宇宙万物。
        那么
        没有了电子,我们是否能够更好的了解电?
        没有了电子,我们是否能够更好的了解万物的生成与变化?
        没有了电子,光又是如何产生的?
        《都是电子惹的祸》针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了一次大胆尝试,由此也得出了许多新推论,但是,又不知这些新推论有没有道理,故斗胆写出来想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                                                
       
                                                           尤卫东
                                                2011年4月28日于中国山东枣庄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18: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录
                       第一章  原子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

第一节 都是电子惹的祸   
1·1  引入“某某素”“某某子”
1·2  摩擦起电的困惑
1·3 我们发现了电子
1·4 原子不能稳定存在的力学原因
第二节 从磁性角度去认识大自然   
第三节  循环引斥力模型     
3·1  中子的磁矩
3·2 一生二
3·3  中子的一物二面
3·4 一分为二、合二为三
3·5  一物二面与循环引斥力模型
第四节   中子的运动   
4·1 中子南北磁极旋转运动的产生原因
4·2 中子的循环磁场
4·3 中子间的循环场力
4·4 中子的分合运动
4·5 中子的涡旋运动
4·6 中子磁极旋转轴的摆动
第五节   由循环磁力得出的几个结论   
5·1 中子的独立生存空间
5·2  原子和虚空
5·3 原子的自然形成
5·4  原子的稳定性
5·5 最小作用量原理
5·6 大平衡规律
第六节  运动因  
   
                               第二章    光
第一节   光的自然产生   
1·1 原子的自旋运动
1·2 光的自然产生
第二节   光的性质   
2·1 光的量子性
2·2 波长与光能关系
2·3 二种磁性光
2·4 光的波动性
2·5 光的叠加性
第三节  光的传播   
3·1 光波的光速球面传播性质
3·2 光波的传播图像
  光的吸收   ·
4·1 叠加后的光波
4·2 波动场方程
4·3 光的吸收
4·4 惠更斯原理
        
                                第三章   热               
第一节   温度  
1·1 热平衡状态
1·2 热量的传递
1·3 热平衡定律
1·4 温度与辐射出射度M(T)
1·5 影响物体温度的二个微观因素
1·6 比热容
第二节   压强   
2·1 气态分子的理想状态
2·2 压斥力平衡
2·3 影响气体压强P的二个因素
2·4 非线性
2·5 勒夏特列原理
2·6  气体的扩散
2·7  帕斯卡定律
2·8  阿基米德定理
2·9  气体的沉浮
第三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3·1 气态分子的势能
3·2 分子势能增加的原因
3·3 热力学第一定律
3·4 能的耗散
3·5 等体过程
3·6 等压过程
3·7 摩尔气体常量R与气体势能增量△E势的关系
3·8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3·9 卡诺定理
第四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   
4·1热平衡原理
4·2 开尔文说法


                             第四章  宇宙万物的自然形成
       
第一节 自发与自然  
1·1 物质的本性
1·2  自发与自然
第二节 中子的自发调整和相互协调   
第三节 原子有序变换的的循环磁场   
第四节  原子间的循环场力      
第五节  原子间的连接状态      
5·1 连接状态
5·2 时断时连状态
5·3 连接断开状态
第六节 物质系统的自组织   
6·1 平衡距离   
6·2 竞争与协调
6·3  由平衡距离决定的结构
6·4  自组织原理
6·5  万物的自然生长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稳定、平衡发展
第七节  晶体结构   
7·1 晶体结构类型的多样性
7·2 各向异性
7·3 晶体的共性

                       第五章  万物间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毛细现象  
1·1 表面张力
1·2 浸润现象
1·3 毛细现象
第二节    物质的溶解和沉淀  
3·1 溶解现象
3·2 沉淀现象
3·3 沉淀溶解平衡
3·4 化学平衡
3·5  化学平衡的特征
3·6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3·7  物质系统的最小性质
3·8 化学反应的方向性
第三节    固体的表面效应  
4·1 固体的表面效应
4·2  布朗运动

         

                                 第六章   电  
第一节    摩擦起电   
1·1 摩擦起热
1·2 摩擦起电
1·3 功能关系
1·4 正负电极、电场
第二节   带电原子的调整   
2·1 带电原子为什么调整
2·2 带电原子如何调整
2·3 调整后图像
2·4 带电物体的稳定性
2·5 电荷守恒定律
2·6 电荷的量子性
2·7 带电量与电场关系
2·8 导体、绝缘体
第三节    静电场  
3·1 电场的光速球面传播性质
3·2 库仑定律
3·3 电力叠加原理
3·4 电场强度
3·5 电场与物质场源关系(高斯定律)
3·6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3·7 电势
3·8 二个带电体之间的电势能
3·9 电能存于何处
平衡规律与静电平衡   
4·1 静电平衡状态
4·2 均匀介质环境下的电荷分布
4·3 非均匀介质环境下的电荷分布
4·4 静电场中的导体
4·5 平行板电容
4·6 唯一性定理
第五节   磁场和它的源   
5·1 电流的产生原因
5·2 电流的磁效应
5·3 载流导线表面带电原子如何运动
5·4 同心圆磁场的产生原因
5·5 磁场方向判定
5·6 安培力的磁本质
5·7 安培力大小、方向
5·8 电流强度
5·9 磁场高斯定理
5·10 载流导线的磁场叠加原理
5·11 毕奥——萨伐尔定律
5·12 安培环路定理
第六节   洛伦兹力   
6·1洛伦兹力
6·2 洛伦兹力产生原因
6·3 洛伦兹力大小
6·4 运动轨迹偏转原因
6·5 库伦力、安培力、洛伦兹力
第七节   电磁感应   
7·1 动生电动势
7·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7·3 楞次定律
7·4 交流发电机原理
7·5 感生电动势
7·6 互感
7·7 自感
7·8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7·9 涡旋能量场
第八节  力的统一   
8·1 场的多样性统一     
8·2 力的多样性统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重庆理工大学论坛 ( 琼ICP备10001196号-2 )

GMT+8, 2024-3-29 16:38 , Processed in 1.76685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